参加活动的商会代表通过与温州、宁波两地工商联座谈交流,实地参观两地“四好”商会,面对面深入交流,碰撞了思想,开拓了思路,并结合自身商会特点,纷纷畅谈感想。
李永华(广州市天河区冼村街道商会会长、广东永华知识产权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):
温州建立企业家紧急事态应对机制、重大涉企案件报告制度,并设立企业维权服务平台和“企业维权接待日”,这些措施,我们商协会也是可以借鉴和推广的。同时,温州在企业家队伍培训规划、设立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教育培训基金、建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、建立企业家帮扶关爱机制等方面的一些经验和做法,我将在商会领导层进行分享,集思广益,争取将经验转化成适合我会服务企业的举措,为民营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。
杨淑梅(广州市女企业家发展促进会会长、倍力集团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):
在新形势下,在践行“社会治理、行业治理、经济治理”的商协会责任与担当中,我们商协会在实现团体利益最大化和行业价值提升的同时,应该务求更大限度发挥推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。位于前沿城市,地处商业汇聚地天河商圈,作为女企业家云集的商协会,我们任重道远,温州、宁波形成的做法和经验非常值得我们学习,对于我会而言,当下最重要的是思考后的实际措施、项目的落地落实。
傅晓方(广州青年商会秘书长):
温州市、宁波首存优惠以及温州市物流商会、宁波市家具行业协会等充分发挥平台优势,整合资源、主动作为为会员和企业服务,为我们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。广州青年商会作为综合性商会,与行业协会和地域性商会相比,缺乏制定行业标准的话语权和获得资源的集体优势,但有丰富的各行业资源。商会要充分发挥这个优势,加强调研和组织走访,建立、完善纵向和横向的合作框架,把商会内各行业上下游企业串联起来,让资源流动起来。
罗君亮(广州市番禺区南村总商会党委书记、秘书长):
通过本次赴温州、宁波考察交流,我们学习了温州、宁波商协会如何以党建引领商会建设的优秀经验,激发我会在丰富工作内涵、拓宽工作思路、创新工作手段等方面提升商会服务能力水平的新理念。
一是知行合一,赋能秘书处团队。加强秘书处团队的建设,全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高、专业能力强、工作作风实、服务质量好的工作队伍;二是加强与会员企业沟通交流,优化营商环境。结合南村总商会自身特点和会员企业发展需求,深化商会创新服务职能,打造特色品牌,助力营商环境建设;三是以党建引领会务建设。充分发挥资源优势,创新党建载体,不断提升党组织建设水平,扎实推进会员企业成立党支部;四是紧抓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,以商协会力量激发市场活力。
除此之外,商协会间应抱团发展,相互借鉴,找到适合自身的发展方法,融汇创新,并在今后的商会建设中,学以致用,提升商会影响力。
李 英(广州专业市场商会秘书长):
一是凝聚更大力量。行业抱团发展能够形成集群效应,商会要充分调动和运用这种力量,引领行业转型升级。二是重视思想引领。行业思想教育工作对树立行业整体风气至关重要。商会原本重视不够,今后需要继续加强。三是专业才有价值。商协会发展需要有完整而系统的发展理念和服务体系,需要有广泛的行业民意基础和持续性的政府支持推动,并在这个过程中打造树立行业服务功能和形象。因此商协会只有提供专业的服务才能得到价值认可和实现有偿服务,才能得到持续性发展。
张建军(广州市软件行业协会秘书长):
行业自律,扬善惩恶。温州41个协会发布行业诚信名单,46个协会发布行业公约,充分发挥了商协会的行业自律作用,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,商协会应切实发挥行业组织的自律作用,进一步促进行业公平竞争、向阳发展。
行业引领,人才培育。金属协会跑马圈地,建立产业集聚区、金属大厦、钢材交易所;服装协会申报“服装名城”;物流协会成立培训学院,开展职业技能鉴定……温州商协会对整个行业的生态发展起到了举重若轻的影响。同理,广州商协会也应该担起行业“领头羊”的角色,充分发挥行业组织作用,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。并且可以联合院校开展行业人才的培育,完善职业技能的鉴定标准。
反映诉求,优化环境。此次来温州商会参观学习,印象最深的是温州总商会开展“百会万企”评涉企部门,评议结果直接挂钩涉企部门年终绩效,有效提升了当地营商环境。商协会作为非营利性社会组织,应当认真做好行业调研,掌握行业现状,积极向行业主管部门反应行业实况与诉求,为行业企业维权减负,优化环境。
陈燕珊(广东演艺设备行业商会秘书长):
通过实地参观温州金属行业协会、温州服装行业协会、宁波家具行业协会等优秀商协会组织,现场听取各组织详细介绍办会经验及开展相关服务工作的新思路,让我感到兴奋的是,我会与当地商协会在服务工作、商会如何持续发展方面不谋而合,领导班子架构相似,权责清晰,且大部分均有展览,通过“以展养会”的方式为商会提供造血功能,继而服务全体会员与行业。今后商会将继续整合资源,发挥平台作用,引导行业企业把握新时代发展的新趋势,助力行业企业拓宽未来发展之路。
陈嘉琳(广州市青年创业联合会秘书长):
本次考察行程在温州、宁波的耳闻目见,感悟有四:第一,建设稳定、专业的秘书处团队,建立市场化的薪酬与考核制度,加强专职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设立晋升与淘汰机制;第二,结合会员企业的特点和需求,逐步探索形成不可复制的商会特色,在产业发展中发挥商协会的作用;第三,开创党建工作的新局面,建立商协会党建工作与会员企业党建工作的联动性;第四,适应时代前进与发展的步伐,在市场经济下保持商协会的创新与活力。除此之外,有感商会发展与经营之不易,因而商协会间更应抱团,加强互助,建立互访机制,共同进步。